时间 :2012-11-28 文章来源:人民网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25日早上完成舰载机起降训练靠岸 ,中航工业沈飞集团董事长 、总经理罗阳突发心脏。虢⒈闼鸵 ,当日11时许去世 ,未能参加庆功晚宴。歼-15舰载机是沈飞负责研发 ,罗阳是该项目的总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 ,中国的航空工业实现了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
生命面前,任何代价或成本论都显得那么轻飘。罗阳倒下去 ,但“辽宁舰”却因为无数个“罗阳”而屹立起来 。我们惋惜于早逝的英才,更从其离开的姿势里 ,读懂了建造并掌舵一艘航母的艰辛与不易。是的 ,从世界上第一艘现代航母——1918年9月入列的英国皇家海军“百眼巨人”号算起,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时间。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沧海桑田中,中国“航母梦”一直未曾中断。从北洋时期主张修建航母的陈绍宽到要为建造航母捐压岁钱的小学生 ,从甲午海战之殇到“蓝水海军”之梦……“辽宁舰”的一举一动 ,寄寓了太多历史与时代的期盼。
这两天,两架歼-15战机在“辽宁舰”着舰成功的消息在中国军事网站和微博上广为流传,一片自豪与赞叹声 。美国“Business Insider”网站称 ,“辽宁舰”将成为一艘训练舰 ,中国将在这里对美国航母的技术和战略挑战初试牛刀;德国新闻台则夸张地称 ,中国航母的正式启动 ,“展示了中国海洋军事的肌肉” 。毫无疑问 ,出海 、绕舰 、触舰复飞 ,乃至着舰拦阻 ,对于“零经验”的操控人员而言 ,高风险 、高技术的背后 ,更意味着难以想见的风险与付出 。
今天的中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更好地理解了“和平”二字:和平,首先是一种能力,然后才是一种价值诉求。从无到有 ,从卧薪尝胆到能于“秀肌肉” ,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罗阳般的中国军工技术开拓者 ,“辽宁舰”才不只是个传说,中国航母训练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长远而言 ,捍卫本国的合法权益,拥有平等的话语权 ,才不至于无所依托 。
有人说,罗阳是“我国航母事业牺牲的第一人”,但也许,称之为“起舞在航母刀尖上的国防科技工业战士”更准确 。毫无疑问,中国航空工业确实除了罗阳之外 ,必还有一大批默默为中国航空工业书写历史的普通人——他们在中国航空工业并不那么出彩的时候 ,选择了为之奠基 、为之铺路 ,与时间赛跑 ,与时代赛跑 。“瓦良格号”的涅槃重生,离不开他们的心血;歼-15成功起降,离不开他们的付出。一个气势磅礴的中国“蓝水海军”之梦,因为他们的托举 ,才显得那么的扎实可靠 ,遥远却可触及 。
记住崔卫平教授的那句铮铮之言 :“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 ,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 ,中国便不会黑暗 。” 他们 ,托举起中国“蓝水海军”之梦;而我们,更是大国崛起不可或缺的分子与分母。民富则国强 ,民众有力,社会才有希望——向罗阳致敬的最好方式 ,不是悲伤 ,而是起而行之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