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1-27 原文作者:
——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
2012年11月21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编著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2)》在京发布 。这是中国社科院连续第4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
蓝皮书指出 ,2012年,中国100强系列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分由19.7分上升为23.1分 ,整体进入起步阶段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等3家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得分位居前三 。仍有六成企业得分在20分以下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整体水平仍然较低 。
整体情况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国企社会责任指数领先于民企和外企。
2009年以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结合中国实际 ,从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等4个方面评价中国企业年度的社会责任管理状况和责任信息披露水平 。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和社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进行评价的综合指数 。中国100强系列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12)的研究路径如下:延续责任管理 、市场责任 、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四位一体”的理论模型 ;参考ISO26000等国际社会责任指数、国内社会责任倡议文件和世界500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标,优化分行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年报、企业官方网站收集国有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和外资企业100强2011-2012年度的社会责任信息 ,负面信息的来源包括人民网、新华网等权威媒体和相关政府网站 ;最后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内容分析和定量评价,得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初始得分 ,并通过责任奖项、责任缺失和创新责任管理等项目对初始得分进行调整,得到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最终得分与排名 ,从中辨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进程的阶段性特征 ,为深入研究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提供基准性参考 。为了使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既能遵从国际规范又符合中国实践,研究还参考了国际企业社会责任倡议和指标体系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倡议以及世界500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 。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2)》在继续披露国有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和外资企业100强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的同时 ,还对银行 、房地产 、汽车等14个行业的代表性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 。根据得分将企业分为五类:卓越者(80分以上)、领先者(60分至80分) 、追赶者(40分至60分) 、起步者(20分至40分)和旁观者(20分以下)。
研究发现 ,2012年,中国100强系列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分由19.7分上升为23.1分,整体从旁观者阶段进入起步者阶段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显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不断提升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3家企业处于卓越者阶段 ;29家企业处于领先者阶段 ;处于追赶者和起步者阶段的企业分别有42家和41家;处于旁观者阶段的企业最多,为185家,这类企业没有推动社会责任管理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十分缺乏,其中 ,15家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得分为0分或负分 。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40.9分)高于民营企业(15.2分)和外资企业(13.2分)。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国企占到了8个席次,在32家卓越者和领先者企业中 ,国有企业数量最多 ,有24家;民营企业次之 ,有5家;外资企业数量最少,有3家 。与2011年相比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年度增幅最大(2.8分),民营企业其次(1.9分) ,外资企业略有进步(0.6分) 。
国有企业情况
国企100强社会责任水平整体进入追赶阶段 ,三成国企仍在“旁观” 。
中国国有企业100强的样本以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为基 。凑沼凳杖胍来窝∪〔⒙宰鞯髡蟮100家国有企业涉及31个行业,中央企业71家 ,国有金融企业11家,其他国有企业18家。
2012年,中国国有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为40.9分 ,整体处于追赶者水平 。分别有3家 、21家、30家 、19家和27家企业处于卓越者 、领先者、追赶者、起步者和旁观者阶段。
2010年以来,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整体呈持续上升趋势 ,与2011年相比 ,地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年度增幅最大(11.7分) ,中央企业其次(1.2分),国有金融企业最后(0.6分)。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最高(45.5分) ,国有金融企业其次(39.5分) ,其他国有企业居于最后(23.6分)。
民营企业情况
民企1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分为15.2,八成仍在“旁观。”
民营企业100强的样本选取仍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为基 。悦裼时究毓晌 ,根据营业收入规模选出中国民营企业100强。与2011年相比替换了14家企业 。民营企业涉及26个行业 ,总部分布在我国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
2012年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数据显示 ,我国多数民营百强企业仍属于旁观者 ,约占八成,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分仅为15.2分 。民营企业100强中,5家领先者企业分别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74.0分)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72.5分)、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6.3分) 、联想集团(64.8分)、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64.0分)。
外资企业情况
外资企业社会责任整体水平较低。
2012年外资企业100强的选择以《财富》杂志公布的“2012年世界500强”榜单为基 。凑障凼杖胍来窝∪∏100家企业 ,剔除其中在中国没有经营业务的国外企业,并依据在中国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确定外资企业100强名单。外资企业分布的行业范围较广,100强外资企业覆盖了29个行业。母公司总部所在地分布于美国(36家)的外资企业最多 ,其次为总部位于日本(18家) 、法国(11家)和德国(9家)的外资企业数量 。总部位于英国(5家) 、中国台湾(5家)和韩国(5家)的企业相同,总部位于荷兰的外资企业3家。
2012年度我国外资企业100强的社会责任整体水平较低,仍在旁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分仅为13.2分 ,整体仍处于旁观阶段 。处于领先者和追赶者阶段的外资企业均有3家 。15家外资企业处于起步者阶段。79家外资企业处于旁观者阶段 。
从区域来看,台资企业平均得分最高(21.4分) ,日资(21.1分)和韩资(15.0分)企业居于其后 ,荷兰(13.6分)、英国(11.2分)、德国(10.4分) 、美国(10.3分)和法国(9.5分)的外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依次降低。
外资企业100强中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评分排名前5的企业分别为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68.5分)、佳能(中国)有限公司(64.2分) 、光宝集团(60.4分)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52.6分) 、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49.0分) 。
行业分布特点
电力行业 、银行业居于领先地位,房地产 、食品饮料 、汽车 、零售 、日化行业相对落后。
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12)依据不同行业的社会责任特性,构建了分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行业分类以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根据各行业社会责任关键议题的相近程度进行合并和拆分 ,确保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指标的实质性 。
数据显示 ,电力行业(53.5分) 、银行业(40.1分)平均水平超过40分 ,达到追赶者阶段 ,在14个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通信业(36.6分) 、特种装备制造业(33.8分)、电子行业(31.5分) 、石油化工行业(29.5分)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8分) 、计算机行业(23.7分)等行业平均得分居于20分至40分之间,处于起步者阶段 ;房地产(17.9分) 、食品饮料(17.9分) 、汽车(16.4分)、零售(14分) 、日化(13.6分)行业平均水平仍低于20分 ,处于旁观者阶段 ,在14个行业中相对落后。
由此可见 ,近年来 ,电力生产与供应业和银行业积极推进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信息披露走在各行业前列。但两者均存在样本企业得分差距较大的问题 ,这说明除了部分企业积极推进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信息披露走在各行业前列 ,还有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亟待提高。
在居于起步者地位的14个行业中 ,这一趋势更加明显,通信业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得分最高,为74.0分,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得分最低,为-5.0分,两者相差79分 ;特种装备制造业中,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得分最高 ,为66.0分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得分最低 ,为4.5分,两者相差61.5分 ;电子行业中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得分最高,为68.5分,伟创力公司由于没有披露相关责任信息 ,得分为0,两者相差68.5分 ;石油石化行业8家样本企业得分差距极大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得分最高 ,为78.0分 ,SK中国得分最低,为3.8分,两者相差74.2分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中 ,中国铝业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得分最高 ,为74.8分 ,江苏华西集团公司和河北文丰钢铁有限公司因为没有发布相关社会责任信息,得分最低,为0分,两者相差74.8分 ;计算机行业中 ,联想集团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得分最高 ,为64.8分 ,宏基集团得分最低 ,为2.0分 ,两者相差62.8分 。
在房地产、食品饮料 、汽车、零售 、日化居于旁观阶段的行业中,都有超过样本一半的企业处于旁观者阶段 ,社会责任水平很低,提升空间较大 。
(以上内容参见《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本文章摘自11月27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