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的京集团350vip(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动态

神华经验 :预控则安 发布时间 :2013-01-05

时间 :2013-01-05  原文作者 :王 谨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2年,全国安全生产事故虽有减少 ,但总体形势并不乐观 。特别是煤矿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防范风险意识不强 。

2012年7月19日,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经验交流现场会在银川召开 。会议以推广学习神华集团煤矿安全生产经验为中心 ,推动煤矿工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那么 ,神华集团煤矿安全生产经验是什么?

自上世纪90年代创立的神华集团 ,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正确处理安全与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 ,坚持把安全放在了首位,使中国煤业安全的记录在不断改写。特别是2005年以来 ,神华累计生产原煤逾22亿吨 ,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02。其间 ,全集团两次实现一周年零死亡 ,神东公司4次实现生产亿吨煤炭无死亡,神华宁煤则连续3年多实现零死亡……总结神华安全生产的经验 ,概括而言,应该是四个字:预控则安 。

众所周知,中国的煤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的过程 。曾几何时,高强度的粗放开发伴生出令人心疼的代价——一次接一次矿难、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命的消失 。长期以来,如何让煤矿成为安全场所 ,让井下作业人员不为生命安全担忧,是几代煤矿工人的梦想 。神华集团“预控则安”的生产理念让煤矿工人的梦想变成现实 。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控风险 ,首先要转变观念 ,尊重生命 ,以人为本。神华安全生产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最重要的就是从决策层到井下管理者,尊重生命,爱护员工 ,大胆提出和践行“煤矿能够做到不死人” 、“只有感悟不到的隐患 ,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等理念 ,彻底改变了“煤矿生产难免死人”的传统认识 ,奠定了煤矿安全坚实的思想基础。不要带血的煤 ,要挖幸福煤,成为神华人的自觉行动。


预控风险 ,需要在“预”字上做足文章 ,增强预见性 ,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古人云:“危者 ,非一日而危也 ,皆以积然 。”“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 ,盖必有所由起 ;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 ,亦必有由兆。”一言以蔽之 ,危险事故是可以预控的 。古人尚有此认识 ,何况当今我们拥有先进技术的现代管理者 ?我们更应该比古人高明得多。神华人认为 ,只要把安全工作做在前面 ,煤矿事故安全能够避免。

预控风险,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真抓实干 ,实现全员 、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管理 。神华在安全管理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即建立风险预控科学流程;建立风险预控保障体系 ;建立风险预控考核机制;建立风险预控的信息平台 。神华集团要求各级领导深入生产一线 ,及时发现事故苗头 ,科学设计并细化可操作的预防措施 ,快速排除事故隐患。由此出发,神华宁煤进一步提出“安全=细节+流程+执行力” 、“执行力=知道+做到” 。

预控风险 ,还要舍得投入,不断提高科技水平。神华这些年来 ,特别舍得科技投入 ,积极推进生产技术装备现代化 、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和自动化 ,以及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做了大量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工作 ,从而把“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真正落到了实处。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新要求。我们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神华集团之所以能够将煤炭生产这一“高危行业”变成了“安全行业” ,其“预控则安”的安全生产理念 ,值得借鉴 。

(本文章摘自12月31日《经济参考报》,作者为原《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 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为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2025-01-13
  •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 重要讲话和关于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重要指示精神
    2025-01-10
  •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 迎难进取真抓实干推进高质量发展 更好履行国资央企使命责任
    2024-12-25
>更多
新葡的京集团350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