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1-24 原文作者:曾 哲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员工 、消费者 、社会和环境等承担的伦理与法律责任 。上世纪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兴起,内容涵盖环保 、劳工 、人权等多个领域,推动人们由对企业产品的单一关注逐步转向对企业的社会 、环境责任和员工身心健康、劳动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关注 。对企业社会责任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 ,其中共同体是一个重要视角。
共同体是拥有共同价值 、规范、目标的组织或实体 。一般来说 ,共同体生活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基于差异分工而相互交往的生活,即人们基于各自的能力和需求实行差异分工 ,每个人通过贡献自己的能力和劳动来满足他人需要 ,并从他人和共同体那里获取报酬;二是基于共同需求而相互交往的生活 ,即组成共同体的人们存在许多共同需求,这种共同需求只能通过共同生活来满足,人们为此而团结合作、相互援助 。作为一种相对独立 、体系完备 、构成复杂的组织或实体 ,共同体具有范畴多元 、关系互助、功能自足等属性。企业及其员工的生活,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基于差异分工和共同需求的共同体生活 。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
敬业乐群 。共同体的范畴多元性 ,决定了企业及其员工应当履行敬业乐群的社会责任 。这意味着企业内部不同工种 、不同岗位的员工都应服从服务于差异分工的安排,恪守职业道德 、做好本职工作 ,以保障差异分工的顺利运行 。因为每一个环节的疏忽与马虎 ,都将影响差异分工的整体质量 ,影响企业共同体的效益与安全 。同时,企业作为整个社会共同体的一员 ,也应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和安排,以敬业乐群的态度与其他社会共同体成员如个人 、家庭 、学校、社区 、政府、社会组织等开展业务、进行交往 ,以实现互利共赢和社会共同体的良性发展。
诚信互助。共同体的关系互助性 ,决定了企业及其员工应当履行诚信互助的社会责任 。这意味着企业员工之间 、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分工合作不能仅仅基于合同义务或利益驱动,而应更多地基于满足彼此的共同需求 。为了满足这种共同需求 ,企业员工之间 、企业与社会之间应以诚实守信 、团结互助的态度进行分工合作和相互交往。做到这一点,要求企业不仅实行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制度 ,而且树立和营造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理念和文化氛围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
节约奉献。共同体的功能自足性,决定了企业及其员工应当履行促进能源资源供需平衡和独立解决自身矛盾的社会责任 。这意味着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与员工利益的过程中 ,应当优先考虑能源资源的供应和承载能力,以最低限度的耗费 、无公害、最低限度的环境污染为前提。当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盈利需求与能源资源供给发生矛盾和冲突时 ,企业应主动 、独立地进行自我调节 ,而不是在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的压力下被动进行调节。同时,作为能源资源消费大户和社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还应发扬奉献精神 ,无偿提供一定的资金 、技术和人力 ,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