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4-05-13 原文作者 :郭 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 。
资源配置是指各种生产资源(人力 、物力、财力等)如何用于各种商品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 ,怎样生产)。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 ,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全部交换关系的总和 。市场规律包括价值规律 、供求规律、竞争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
在资源配置中 ,既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宏观经济管理)和市场监管(微观经济规制)作用 ,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常做法 ,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与现代市场经济是一致的 。同时,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它是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在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上 ,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的优势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正确界定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边界和程度 。凡属市场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要简政放权 、松绑支持 ,既不越位也不错位 ;凡属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则不能缺位 ,该管的要坚决管住管好,避免出现大的波动和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并不是指市场在全部资源配置中都起决定性作用 ,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必须由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作用 。
《决定》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 ,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 ,保障公平竞争 ,加强市场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 ,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因此 ,可将我国的资源配置区分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源配置与非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源配置两部分 。在非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源配置中 ,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源配置中 ,由政府起决定性作用 。换言之,以充分发挥市场在非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来弥补政府失灵 ,以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来弥补市场失灵,实现“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优势互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一句话 。我们应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资源配置中正确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本文章摘自5月13日《人民日报》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