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4-10-17 原文作者:李永群
为期3天的首届法国世界核工业展览会10月16日在巴黎布尔歇国际展览中心闭幕 。来自全球的495家参展商汇聚于此 ,通过展示加强交流 ,分享技术与经验 ,寻找商机,建立合作 。展览会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参观者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率9家相关核能企业参加本届展览会 ,中国新一代核电技术在展会上颇受瞩目 。
独立研发、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展示中国制造高端水平
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出席了展览会开幕式 ,他在致辞中特别强调了中国核电工业的发展成就 ,称赞中国的核电行业在世界核工业格局中已占据一席之地 。
在约1.8万平方米的展厅内,汇集了来自法国、美国 、英国 、俄罗斯、中国 、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95家展商 ,分别在展会上推介核燃料循环 、核废料处理 、核辐射防护、核反应堆设计与拆除、设备与部件生产以及核医学等领域的技术产品 ,涵盖了民用核工业的各产业链。
在中国展区 ,记者看到“中国核电发展现状”的牌子特别醒目 ,国际同行纷纷来到中国企业的展台询问、索取资料 。在中核集团的展区内,由中核集团与中国广核集团合作研发 、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的模型被重点展出 。据中核集团新闻宣传中心介绍,在安全性、经济性和成熟性方面的优势保证了“华龙一号”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中国核电“走出去”步伐加快 ,中国政府和企业都致力于通过各种平台 ,将“华龙一号”推向国际市 。⒒竦没聪 。目前,中核集团与阿根廷等一些国家围绕“华龙一号”开展的合作项目正在商谈中 。
中核集团高级工程师黄美德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参展是为了加强信息沟通,对外展示我们的技术成就 。外商特别关注我们自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 。这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一张王牌 ,从此中国核电‘走出去’实现了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转变 。”
中国政府对核电“走出去”高度重视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国际合作部主任雷梅芳对本报记者表示 ,核电行业在全世界备受关注 ,目前形势比3年前福岛核事故刚发生后要好 ,整个产业界信心比以前更加充足,公众对核电的看法也有所改变 。
从能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的比例以及环境保护来看 ,核电是不可或缺的清洁能源。据介绍 ,中国的核电发展是全球最快的,28个在建机组占到了全球在建机组数量的40% 。除了美国等核电发达国家之外 ,英国制定了核电发展计划 ,阿联酋、越南等也有意兴建核电站,人们对核电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
雷梅芳表示 ,经过30年的发展,今天我们带来了“华龙一号” ,年底前还将启动示范堆的建设。这是我们在消化吸收前几十年的经验基础上 ,结合现在最新的安全要求,自行开发的新反应堆。这是技术成就的突破 。在运营管理方面 , 在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规定的11项性能指标中,我们许多项业绩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上 ,有些指标位于世界前列 。此外 ,在工程管理方面中国企业创造了行业中独到的技术 。
人们对核电安全越来越关注 ,作为清洁能源 ,核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此次世界核工业展览会由法国核工业出口商协会主办,每两年举行一次 ,是有关核工业的全面展览 ,包括核电站的建造和运营,核燃料循环、工程、运输与储存 ,核辐射防护,核废料处理与储存,核能医学应用 ,以及机器人 、培训等等 。
目前世界能源需求的增长比任何时候都强烈 ,在人口增加等因素的作用下 ,预计到2050年世界能源需求将翻倍 。由于经济高速增长 ,新兴经济体将占据世界能源消耗增加量的80% 。此外 ,全球能源格局的特点是逐渐枯竭的化石能源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迫切需求 。面对这些挑战 ,核能似乎成了未来综合性能源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
法国电力集团战略部高级研究员周苏燕对本报记者表示 ,本次展览会突出了核安全与核透明 ,同时也在为世界核电工业打气。人们对核电安全越来越关注 ,这是全球核电行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清洁能源 ,核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世界核工业展览会主席科特曼介绍 ,截至2014年4月底,全球共有400多个核反应堆在运营中 ,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1%。在建的核反应堆有72个 ,大部分位于中国与俄罗斯。此外,173个核反应堆待建 ,309个有建设意向 。亚洲是促进核能发展的“发动机” ,其中 ,中国有28个在建、57个待建的核反应堆 ,印度有6个在建、22个待建 ,俄罗斯则有10个在建、31个待建 。由于东方能源需求急剧增加,世界核能出现了东移的趋势。这些核电站既为所在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有关国家核能技术出口带来了巨大商机 。世界核工业展览会旨在搭建一个平台 ,促进并鼓励各方发展合作。
(本文章摘自10月17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