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4-11-17 原文作者:华天宇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6日 ,第十届珠 :秸乖猜淠。从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亮相 、歼—10歼击机飞行表演 ,到自主创新产品收获国内外上千亿元订单 ,航展在蓝天之上 ,再次展现了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冲上云霄、开放自信的力量与形象 。
从1996年到2014年 ,伴随着珠 :秸骨靶械淖慵#嗣强吹搅酥泄娇找捣芷鹬弊返募栊晾,看到了一个开放、沟通 、合作和展示自信的平台日益完善 。航展是一面镜子,它见证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在航空工业发展差距方面的深层次变化 :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同台竞技”,从“跟踪发展”到“自主创新” ,从“合作伙伴”到“对等合作”。展望未来 ,中国航空工业仍将通过这一平台,发力追赶,实现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的目标 ,让航空航天的“中国制造”抵达新的高度 。
实现这一目标的底气,源于中国航空工业对自主创新的不懈坚持 。这些年来 ,歼—10横空出世、C919大型客机斩获订单 、FC—31“鹘鹰”隐形战机亮相等一系列突破 ,都源自航空工业围绕自主创新的艰辛努力。和往届陈列的实物飞机屈指可数相比,本届航展中航工业集团参展真机就超过30架,创历史新高 ,也让观众见证了国产飞机正在从中小型飞机向大型飞机的历史性跨越 。“过去都是我们买别人的飞机 ,现在我们有这个技术、有这个实力 ,也该把飞机卖给别人了,而且中国的飞机一定物美价廉。”在展馆里 ,看着国产飞机模型,多位观众发出了这样的呼声。
这份底气,也来自中国航空工业借助市场力量 、激发市场蕴藏的强劲活力 。去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销售收入近3500亿元 ,航空产品占25%左右,其余是非航空业务的收入。一方面是航空技术依托民用产品赚钱 ,一方面是资金不断回流支持基础研究,通过这种军民融合模式 ,自主创新得到了持续的资金和市场支持 。
这份底气,还来自中国航空工业深耕国际市场、坚持竞争合作的持续努力。航空工业是现代化大工业 ,企业如果只会竞争不善合作 ,路将越走越窄 。正是十届珠 :秸辜崾“竞合”之道 ,打造“对等合作”的平台 ,开启了与波音 、赛峰集团等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 ,才能让中国航空工业走向世界,在浩瀚天宇中搏击长空 、发展壮大 。
当然,也要看到 ,作为航空工业后发国家,我们在发动机等核心技术方面 ,仍与欧美航空工业有不小差距。历届珠 :秸辜ち颂小⒗ヂ亍⑶亓 、岷山 、九寨等发动机自主创新历程的推进,但在这方面发力追赶 ,未来之路依然布满挑战与艰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航空工业是托举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在改革进入深水区之时,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性跨越令人振奋,但还有不少高精尖技术领域的硬骨头要啃 、难关险隘要攻。惟有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以勇于创新赢得突破、以不懈创新赢得空间 、以开放创新赢得进步 ,才能在蓝天挥写更加精彩的发展篇章 。
(本文章摘自11月17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