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5-01-04 原文作者:楚序平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 ,党中央 、国务院统筹全局 ,引导国有企业奔着问题 、真枪真刀推进改革 ,科学谋划做好顶层设计 ,思路之清晰、步伐之稳健 、执行之强有力 ,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为今后几年改革开了一个好头 。
可以看到 ,这一年来推进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呈现的新特征是方向越来越坚定 、政策越来越精准 、步骤越来越扎实 、改革步伐越来越协调 。必须强调的是,这次改革是在深水区推进的改革 ,对改革政策的要求非常高 ,不容许犯颠覆性错误。目前,改革的基本政策和方向已明确 ,而改革的关键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当前国企改革的一个重点是,要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来推进 ,深入研究政策细节,预研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 ,大力提高顶层设计的针对性和政策细节的精准性 。
对于众所瞩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严格按照中央确定的界线来制定政策 ,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 、非公有制资本等交叉持股 、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宜独资则独资 ,宜控股则控股 ,宜参股则参股 ,不定目标 ,不搞一刀切,大力提高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政策的公开透明 ,坚决防止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牟取暴利的机会,坚决防止假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之名,行减少国有经济比重的错误倾向。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的要求 ,明确区分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区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 ,区分垄断收益和竞争收益 ,一切非商业性目标国有企业分类 ,初步分为商业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两大类,通过准确界定国有企业功能 ,实现分类改革、分类监管 。
经济新常态需要新动力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国有企业发展的新动力要靠改革来激活。
下一步推进的国有企业改革 ,必须要在搞好顶层设计和操作细节上下大功夫 。
国企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 ,加强分类监管,亟须尽快建立对国有企业的分类考核科学评价体系 ,切实解决考核中存在的过于重视当期利润 、中长期考核激励不足 、考核标准“一刀切”、董事会考核权不足等问题。有一组数据,2014年1~11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业每100元营业收入纳税率 ,国有工业企业纳税率为8.53元 ,私人企业纳税率为3.02元 ,外资企业纳税率为3.03元,国有工业企业税负为其他企业的2.6倍,那么如何建立客观评价体系?如何完善公平竞争政策 ?这些都是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 。
稳妥 、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要在以下几方面达成共识 :中央企业总部最好保持国有独资 ,对绝大多数重要国有企业,政府要保留51%以上控制权;混合所有制优先考虑包括社保基金 、保险基金等公众基金 ,优先中国投资者 ;搞混合制出售的国有股权收入,必须用于发展国有经济的新投入,不能吃光分净;混合所有制要一企一策 ,不刮风、不搞倒计时、不搞运动 ,防止犯颠覆性错误;混合所有制操作,优先鼓励IPO上市发行进行混合 ,必须进场交易 、竞价交易 ,禁止协议出售 。规范国有资产评估 ,完善国有资产定价机制 ,严格操作流程,确保公开透明,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
(本文章摘自1月4日《中国青年报》 ,作者为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