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22
近一时期,中国中车生产的高铁列车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抢手货 。作为中国中车的主力企业,长春客车股份公司生产的高铁和动车组,先后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 、伊朗等19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出口产品5000多辆,出口数量稳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
长客能够角逐国际高铁市场靠的不是价格优势,而是以创新技术解决用户的难题 ,满足用户最大需求 。简而言之:质量上乘,运行可靠 。进入长客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 ,正门内“严、细 、精、实”四个隶书体大字镌刻在企业理念石上 。长客党委宣传部部长鲍志全介绍说 ,这四字理念源于1997年3月26日在长春客车厂党委扩大会上通过的企业精神和长客厂风,是“管理求严 、工作求细 、产品求精 、作风求实”十六字长客厂风的简写。
12月11日 、15日 、17日 ,《经济日报》记者三入长客车间 ,发现该公司提升产品质量的细节无处不在 ,择其四点管中窥豹。
一说“不打嗝” 。以焊接为例,目前绝大多数部件的焊接都可以用机械手完成 ,既有效率又能保证质量。然而还有一些部件的焊接,机械手难以企及 。12月15日 ,记者在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一车间见到焊工师傅李万君 。李万君正和同事研究即将开工的美国波士顿地铁焊接规范,进行焊丝模拟试验。李万君告诉记者,焊接的接口越多,毛病就越多 。“比如环形焊,因为有曲线部分 ,机械手完成有难度。如果人工焊接一气呵成 ,质量上不输机械手。为了这口气,我们夏天也不喝碳酸饮料 ,否则打一个嗝 ,质量就差一大截。”李万君说 。
二说“不化妆”。12月11日 ,在高速动车组装配车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迷们发现 ,在黏接区女工全部“素面朝天”。原来硅树脂表面张力小,很容易分散到其他表面,落到基材表面不易清除,会削弱黏结力。因此口红 、手霜等含硅树脂的护肤品在这个车间是绝对禁止使用的。
三说“实名制” 。记者在总装配车间看到每个组装部位都有一个标签,注明是哪位装配 。高铁产品平均每辆车428道工序 ,其中涉及行车安全的79道工序均采用了实名制作业,进行有效管理 。据高速列车制造中心党委书记孙书慧介绍,实名制是公司在保证产品质量时的特色做法之一 ,每一个号码都是一位职工的档案编号 。从2009年至今 ,累计出厂的高铁 ,因制造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每百万公里低于0.1起。
四说“一口清”。为了保障产品实物质量 ,培养职工能够专心致志,心如止水地工作 ,高铁制造中心党组织开展了“工艺文件一口清 、行为规范一口清、安全操规一口清”活动 。通过培养训练 ,工作流程 、安全规范逐步在职工队伍中实现了入耳 、入脑、入心 。起到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管理效果 。目前从事高铁制造的2799名一线操作者全部实现一口清达标 。违反工艺纪律 、违章作业的现象由2009年的3‰(每1000个工序3起) ,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
(本文章摘自12月22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