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 :2016-03-15
今后5年是我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历史性考验最为关键的5年 ,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比较艰巨的任务是产业迈向中高端 。在去产能的过程中 ,要淘汰落后产能 ,支持先进的产能“走出去” ,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今后5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阶段 ,各种矛盾和风险明显增多 。发展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在政府工作报告与“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 ,“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如何坚定信心应对挑战 ,顺利跨越这一陷阱?全国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
赵晓勇委员说信心——
各项举措初见成效
全国政协委员赵晓勇认为 ,按照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 ,确实有不少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这给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只有优化政策 ,提前防范 ,才能有效规避这一风险 。他说 ,“通过重大改革举措,我国为防范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找到了对策 ,并已初见成效 。其一,我国的经济增速仍保持中高速增长,而且是在10万亿美元以上的较大基数上取得的 ;其二,就业比较充分 ,连续5年实现了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目标 ,在城镇化进程中 ,我国有较大的市场调节空间;其三 ,创业积极性高涨 ,3年来增加了2000万户市场主体” 。
今后5年是我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历史性考验最关键的5年 ,必须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赵晓勇委员认为,目前比较艰巨的任务是产业迈向中高端 。在去产能的过程中 ,要淘汰落后产能 ,支持先进的产能“走出去” ,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他分析指出 ,美国在2008年遭遇了经济停滞 ,但是通过不断改革 ,通过技术创新创造新产业、新岗位,目前已取得积极成效 。
我国人均GDP已达7800美元左右,按照既定增速,5年后将站上1万美元大关,初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也就是说 ,如果能实现既定目标,“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成功进入“中高收入”或高收入国家行列。
白重恩委员谈关键点——
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中国经济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全国政协委员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说,“我们面临的特殊难题是 ,2008年以来的增长过度依赖政府 ,基础建设投资主要靠政府推动 。下一步,要保持持续增长,必须让市场起更大作用 ,但要真正实现这个转变并不容易 。比如,金融部门习惯为国有企业、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资金 ,但是在为企业提供资金方面做得还不够 。这就需要金融部门转变观念 ,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创新力度,改变投资偏向”。
国外有些声音担心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白重恩委员认为,近年来 ,我国基尼系数、城乡收入的差距在下降 ,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在上升,消费占GDP的比重、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在上升 ,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
他分析说,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劳动力的增长相关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有规律的,随着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会越来越慢。目前 ,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大概是美国的五分之一 ,而韩国大约在1978年、日本在1950年时,劳动生产率就已经达到美国的五分之一 。如果中国保持平稳增长 ,再结合劳动力增长的速度 ,我们可以测算出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为6.5%左右,所以我们有信心实现发展目标 。不过,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面临的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实现6.5%的发展目标并不容易 ,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 。”
蔡玲委员谈突破口——
加大机制体制创新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 、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认为 ,从世界经济史上看,一旦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发展将长期停滞 ,再想跨出陷阱 、成为发达国家就会变得很困难。
“当前 ,我国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就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 ,以新的发展理念来激发市场活力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以期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不过 ,找到路径之后,还要有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三去一降一补’ 。”蔡玲委员认为,其中重要的是做好产业升级,以提升产业结构为突破口 ,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并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 ,加大机制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还有一个特殊性 ,就是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今后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蔡玲委员说,“同时,还要努力让好政策落地生根。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 ,但很多中小微企业反映 ,扶持政策虽多 ,却很难真正落实到位” 。
本文章摘自《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