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6-04-19
随着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出炉,中国经济未来走势再次引发各界关注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确实在降速 ,但是总体平稳可控。在结构性调整方面 ,消费、投资和服务业的指标显示中国经济更为均衡。
丁爽认为,年初中国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波动并非经济基本面的恶化。海外投资机构毫不怀疑中国政府稳定经济增长的能力。当前中国政府推动的结构性改革需要需求侧的支持和拉动 。政府有着非常丰富的政策资源和工具,3月份召开的两会也反映出中国政府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因此,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极低 ,未来5年内完全能够实现6.5%的年均增速,2016年有可能实现6.8%的经济增速。
丁爽表示,在稳定经济增速的同时,中国在结构调整、压缩产能和地方债务问题等方面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结构性调整方面,消费 、投资和服务业的指标显示中国经济更为均衡 。当前数据显示 ,随着中国政府压缩过剩产能,尤其是能源和原材料密集型产业内的资源分配正在转型 。与此同时 ,中国消费和服务业在支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不断提升,其增长趋势总体波动较小。中国服务业具有非常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在政府不断放宽准入门槛的基础上 ,服务业并不需要更多的政府刺激 ,依靠私人部门就能够达到高水平的产业投资和增长率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动力。
在压缩产能方面 ,丁爽认为,当前中国政府已经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削减过剩产能 ,这也体现了政府对于产能过剩问题的重视和压缩产能的决心 。未来,中国压缩过剩产能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将以平稳和渐进的模式实现。考虑到中国劳动力需求依然旺盛,压缩产能虽然可能造成部分省区的暂时困难,但是不会在全国范围内对劳动力市场带来严重冲击 。
在处理地方债方面,丁爽表示 ,中国政府2015年全年地方债置换额度高达3.2万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偿还当年到期的地方政府债务本金,有效缓解了地方偿债压力 。2016年这一目标提升至5万亿元人民币 ,成功降低了相关债务风险。丁爽还表示,投资者一直对于中国政府稳定经济增长和推动经济结构性改革的能力充满信心。随着中国经济监管层更为成熟和密切的市场沟通 ,这一信心也正在得到稳步提升 。这一积极变化趋势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避免不必要的市场误解。
本文章摘自《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