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 :2016-06-29
6月26日至28日 ,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 。在为期3天的会议上,中国经济的现状与未来 ,始终是与会嘉宾们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正深刻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 。在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 ,全球经济增长疲软而脆弱 ,下行压力挥之不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世界经济至关重要。
中国交出的成绩单,从未令世界失望。
2015年 ,中国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经济总量已占全球经济总量近14%,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5% 。进入2016年 ,中国开启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 ,中国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 ,GDP 、物价 、就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 。
尤为可喜的是 ,中国经济的结构持续优化 ,动能转化的步子迈得更大 、更快 。从经济结构看 ,服务业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经超过制造业,最终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投资。从发展动能看,新技术、新产业 、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发展潮流和社会时尚。这些新动能虽然还不足以替代传统动能 ,但是其成长速度之快 ,足以让人畅想中国经济未来的新蓝图。
中国经济的新变化 、新动向 ,向世界传递着“中国信心”——中国经济的结构在优化、质量在提升 、动能在积蓄,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不会出现“硬着陆”。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 ,经济增速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 、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
在新常态的大逻辑下,观察中国经济必须有新的视角 。发展中国经济 ,更需要依托新理念、打造新动能,并使新动能蓬勃发展,撑起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天地。
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必须把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运用好创新的理念 ,积极推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行动 ,广泛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 ,促进不同领域融合发展 ,催生更多的新产业 、新业态 、新模式,推出更加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汇聚各方面力量加速创新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打造新动能 ,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
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坚决把政府该放的权放出去,能放给市场的直接放给市 。奔忧渴轮惺潞蠹喙埽一挂剿靼萦行У纳笊骷喙芊绞 ,引导和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
打造新动能 ,必须始终坚持对外开放 。
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 ,都需要和世界各国取长补短,互学互鉴 ,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的开放,为外商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营造更加公平、透明 、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只要是在中国注册的企业 ,无论是中资还是外资,无论是合资还是独资 ,我们都将一视同仁 。
打造新动能 ,必须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
发展新动能 ,并不代表着不需要传统产业的改造。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减少无效和低端的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的供给 ,这既有利于经济转型,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
中国有着雄厚的物质基 。斜冉贤暾牟堤逑岛突∩枋,有13亿人口市 。9亿多劳动力,有7000万市场主体 ,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大 、优势足 、空间广、前景光明。只要我们坚定信心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努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就能确保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使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 ,迈向中高端水平。
本文摘自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