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 :2017-06-20
党建工作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 ,这“四个化”问题一直是困扰国企党建的“老大难” 。去年10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 ,各级党委要抓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把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列时间表、下硬任务,半年多来 ,中央主管部门抓顶层 、明责任 、强队伍,着力破解国企党建 “老大难”问题 。
从今天起 ,本刊推出“如何破解国企党建‘老大难’”系列报道,聚焦这些问题解决情况 。
——《人民日报》编者
在不久前召开的股东大会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控股的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获得通过 。在此次修改的章程中 ,总则增加了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把方向 、管大局 、保落实 。
目前,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全部完成了章程修订,正在陆续审核发布 ,另有3076家中央企业二 、三级单位实现了党建工作要求进章程 ,今年所有中央企业二、三级单位都要实现党建工作要求进章程 。
国有企业章程中增加党建的相关规定 ,意义非比寻常。国企章程中为何要增加这些规定 ,增加哪些具体内容 ,这些规定将产生什么具体影响?这些课题,值得探究。
把党的领导明确写入国企章程 ,从源头上破解“四个化”问题
2016年10月 ,备受关注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在此之前相当长一段时期,很多国企章程中关于党建工作只是简单沿用了公司法的有关表述 ,即在公司中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 ,设立党的组织 、开展党的活动 。公司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公司章程是公司内部的“宪法” 。“过去 ,国企章程对党建工作规定较为简单、笼统,党组织的法定地位不明确,职能规定不具体 ,影响了国企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国务院国资委党建工作局局长姚焕表示,“由于章程中没有明确党组织的地位 、职能 ,一些国企党组织说话没分量、办事没底气 ,特别是在公司重大决策、选人用人 、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 ,党组织作用难以发挥到位。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弱化 、淡化 、虚化 、边缘化的‘四个化’问题 。”
“讲商言商语多 ,讲党言党语少 ,党委会除讨论人事问题外,很少研究其他重大事项”“公司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执行组织纪律不严格,存在‘带病提拔’”等 ,仔细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指出国企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无不与国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没能很好发挥有着直接联系 。
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做到组织落实 、干部到位 、职责明确 、监督严格 。
“国企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有的政治属性和社会责任。《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明确规定了国企党组织的地位作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敬波表示 ,“国企坚持党的领导不能含糊 ,公司章程是企业内部的根本法 ,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国企章程 ,正是推动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从而从源头破解‘四个化’问题的重要举措。”
进章程不能停留在纸面上,须使党建真正融入国企中心工作
兵器工业集团党建工作局副局长侯新介绍 ,该公司章程第七条和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 ,“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把方向、管大局 、保落实”“董事会决定公司重大问题 ,应事先听取公司党组的意见”……据了解 ,这样的表述也是本轮国企章程修改中的普遍做法 。
“这几项内容规定了国企党组织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姚焕表示 ,“章程明确了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特别是党组织在决策 、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 ,比如,党组织研究讨论是企业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 ,党组织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重要干部的管理权等 。”
党建工作纳入章程不能停留在纸面上 ,而应渗透到国企工作的各个环节 、各个方面 ,使党建真正融入企业中心工作 。作为公司内部的“宪法” ,章程规定毕竟较为概括 ,为保证党建进章程工作落到实处,许多企业制定了更为详细 、更具操作性的细化文件,保证公司章程中党建的有关规定能落到实处。
新兴际华集团今年2月15日制定印发的红色小本,涵盖了《企业党委工作规范》《党组织及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规则》《基层党支部工作规范》等近20项规范。“正是通过这些细化的规则 ,让章程中的党建规定落地落实。”新兴际华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支文广举例道,根据《公司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 ,只要是涉及企业战略规划、体制机制调整 、关停并转、薪酬调整等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 ,都必须先经过党委会讨论 。
党组织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上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党建融入中心工作,但党组织不能直接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和指挥中心。姚焕指出 ,“在实际运行中 ,要处理好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做到既维护董事会对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权 ,又保证党组织的意图在重大问题决策中得到体现,确保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
明确权责边界,做到无缝对接,才能形成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协调运转 、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目前 ,一些企业对党委会的前置研究事项已经作了明确,一些企业还优化重大问题的决策流程 。如五矿集团 、中船重工等央企明确规定了党委(党组)的前置研究事项,兵器工业集团、中国一汽等单位制定集团公司党委(党组)工作规则 、子集团和直管单位党委工作规则等 ,对企业党委(党组)运行方式 、权责进行了细化。
国企党建工作要求进章程稳步推进 ,央企二、三级公司有望年底前全部完成
党建工作要求进章程 ,不仅在国企集团层面落地见效,在此前党的作用发挥较弱的国企二、三级公司,章程修订的作用也较显著。
“过去一些二 、三级公司的决策 ,董事会是某种意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党委会开得不多,即使开党委会 ,也主要是讨论关于发展党员、基层组织建设等议题 。”许多央企党群部门负责人都表示,党建进章程后,企业重大决策,党委会必须是前置程序,党组织的地位明显提高 。
有了章程依据 ,党管干部也不再是抽象的原则 。最近 ,新兴际华集团正在进行三 、四级公司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工作 ,选聘工作实施办法中相关条款由党委起草 ,通过集团党委会审议 。“选聘工作中 ,公司将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产生 、选择经营管理者有机结合。”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李俊玲介绍 ,截至今年3月,在党委把关下,新兴际华集团已完成33家三级企业167名经理层成员的选聘 。
成果初显,乘势而上。目前 ,国资委党委及各央企党委(党组)正深入推进二 、三级企业党建进章程 ,力争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姚焕表示 ,党建工作要求进章程要坚定不移 、积极稳妥、结合实际 ,针对央企所属企业资本构成多元 、管理模式多样 、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各企业需结合企业股权结构、经营管理等实际 ,区分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不同情况 ,确定进章程的内容 。
如何做到因地制宜?中国石化正在探索 。中国石化子公司镇海炼化对下属11家子公司进行调查摸底 ,按照“全资”“国有独资”“国有资本绝对控股”“国有资本与其他资本对等持股”4种形式,采用“一企一案”方式,对各家子公司逐个分析研判 ,区分制定章程修改内容 。中国石化党群工作部企业党建处主管黄明昌介绍 ,中国石化在章程修订中对国有独资、全资和国有资本绝对控股公司 ,以及国有资本与非国有内资对等持股的合资公司 ,明确对党组织设置 、职责 、议事规则作出规定;对中外合资公司 ,则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在章程中明确党建工作总体要求。
姚焕表示 ,实践表明,通过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章程 ,国企党组织的法定地位更加明确,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边界也更加清晰。国企党组织则应根据自身定位,聚精会神抓好本职工作 ,做到守土有责 、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