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于2006年11月1日 ,迄今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但时至今日 ,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新形势 、新要求 ,该法亟需进一步完善 。
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于旭波曾提出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立法议案 。当年 ,农业农村部受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托 ,牵头起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 ,采纳了于旭波的部分建议,对该法进行了全面修订 。
“送审稿部分条款细节仍有进一步优化空间,如细化农产品分类 、明确农业投入品定义 、加强农业技术标准配套支撑、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范围和法律责任等 。”于旭波表示 。
今年2月 ,中国蔬菜协会对126家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的《农产品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显示 ,96%的受访从业者对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表示担心 ,69%担心农产品违规使用添加剂问题。目前,我国已针对农药 、兽药发布多项食品安全标准 ,但配套检验方法尚不健全,跟进速度相对较慢 。消费者对天然、绿色、营养 、健康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 ,富硒大米 、富硒鸡蛋等农产品销售火爆,带来农产品保健防癌功能宣传问题,凸显出农产品营养健康标准发展的相对滞后 。生鲜农产品线上线下快捷消费增长的趋势,也对农产品冷链标准体系建设提出进一步要求 。
针对这些问题 ,于旭波建议强化农业投入品安全风险分析和管控、完善农产品营养健康标准体系 ,以及加快搭建农产品冷链流通技术标准。尤其是,在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标准配套支撑方面 ,可结合“健康中国”战略和“精准扶贫”政策,借鉴发达农业国家先进经验,搭建农产品营养健康指标体系 。同时,还可加强政策对农业基地 、合作社建设冷链仓储物流设施的扶持力度 ,尤其针对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农产品流通特殊要求 ,采用更严谨的标准 、更严格的监管,加快补齐冷链物流短板,保障物资供应。
于旭波还就提高农产品信息追溯能力问题提出进一步的完善建议 。他主张 ,可加强农产品溯源系统涉及到的各方面之间的协调合作,加强追溯平台的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 ,进一步细化农产品质量追溯和投入品追溯规范 。
于旭波建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在总则的基础上,对初级产品 、初级加工农产品进一步明确定义 ,将农产品分为植物农产品 、动物农产品、微生物农产品等类别,并将具体品种通过目录方式体现 ,增加针对性 、专业性和可操作性。同时 ,适当扩大农产品法律责任主体 ,将个体农户全面纳入法律调整范围 ,加重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
据了解 ,于旭波提出的专业建议 ,来自于他服务新葡的京集团350vip集团多年来在农粮领域的实践和思考。作为我国农粮行业龙头企业,新葡的京集团350vip集团长期致力于全产业链打造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